第六百六十四章 老子西出函谷关

  “悟空,此次一别,等下次再见就不知道是何年月了。”</P>
  周王畿,儒家弟子们纷纷与悟空告别。</P>
  “既然子我将《论语》送给了你,那我也没什么好赠送的,这枚玉佩便是我的心意。”</P>
  颜回从腰间解下一枚玉佩。</P>
  悟空推辞不得,便接过来,见此玉佩呈现五色光泽,其形似凤非凤,似鸾非鸾,悟空但觉贵气非凡,却没有辨认出是何宝物。</P>
  “悟空悟空,咱儒家君子在外,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知道你用不惯长剑,但这三枚剑印你万万要收好,也好护你周全!”子路爽朗一笑,他从袖中取出三枚金色剑印交到悟空手中,并授其口诀。</P>
  “掐诀诵咒,瞬时便发,其中威力定让你满意!”</P>
  “多谢师兄!”悟空称谢连连。</P>
  “悟空!”</P>
  “悟空!”</P>
  儒家三千弟子挨个与悟空道别,送了他不少礼物。</P>
  “你们真是的,悟空去西洲又不是不回来了,怎么个个搞得生离死别一样!”</P>
  墨家弟子禽滑厘笑了笑,他指着收礼收到手软的悟空,笑道:“车载斗量都不为过。”</P>
  一挥手,一枚精巧的盒子状机关便出现在了悟空面前。</P>
  “我们没什么送的,这枚尚同墨方就当作践行礼吧。”</P>
  “墨方?”</P>
  悟空看着手中精巧的机关,他好奇不已,刚要开始摆弄,却见田子方伸手阻止了他。</P>
  “悟空啊,这个可不是随便玩的。”</P>
  田子方摇摇头,抬头看了一眼脸上带着坏笑的禽滑厘,他伸手递给悟空一册竹简:“此物由一个万象轴作为主体,有六面七十二体,每一面是一套杀阵,每一体是一个世界。”</P>
  “万象变幻之间,是杀、是困、是守,全凭心意。”</P>
  田子方对悟空说:“当然,这枚墨方还有很多功能,用法和介绍都记在这册竹简里面了,”</P>
  悟空粗略的看了一遍,惊讶地发现这尚同墨方的功能居然如此齐全,储物和布阵都是其次,其中最重要的是七十二个世界对应墨家的一系列神通。</P>
  而禽滑厘居然将七十二座世界炼成了试炼场所,有了它不仅相当于随身携带一个移动宝库不说,还能帮助使用者理解并掌握墨家思想啊。</P>
  “多谢师兄!”</P>
  悟空向禽滑厘深深一拜。</P>
  “小意思。”禽滑厘嘴角微翘,他摆摆手说道:“巨子创造的一个小玩具而已,每个墨家弟子都会有一个。”</P>
  “若不是这次匆忙,我该给悟空专门做一个的。”</P>
  “不过好在我这个也能用,而你远游倒是正好能派上用场,将就一下吧。”</P>
  悟空摇摇头:“如此贵重的礼物怎么能说是将就呢!”</P>
  田子方乐呵呵地看了一眼禽滑厘,他拆台道:“悟空,别听大师兄瞎说,每个弟子的尚同墨方都是自己炼制的,且功能不一。”</P>
  “当初为了炼制你手里这枚尚同墨方,大师兄可是在两界战场闹得天翻地覆,拆了不少大千魔神世界,气得至高魔神差点跨界狙杀呢!”</P>
  一旁的墨家弟子帮腔:“是啊,当时大师兄原本是要炼一个五阶的墨方的,结果闹得太厉害,差点引发两界新一轮大战,故而不得不作罢,只弄了一个三阶的。”</P>
  悟空听了有点发懵,他看着手中堪称恐怖的尚同墨方,挠了挠头:“这是三阶的?”</P>
  三阶的都拆了七十二个世界在里面,那五阶的得多少个世界?</P>
  七阶呢?九阶呢?</P>
  想着手中的一个“玩具”差点引发一场大战,悟空只感觉有些魔幻,同时心中也再度确定了墨方的价值。</P>
  一旁的禽滑厘叹息:“唉,别提了。”</P>
  “那些个魔神就是小气,拿几个小世界不啃声,一摸大世界就急眼。”</P>
  他拍了拍悟空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叮嘱:“悟空啊,等你以后修炼有成,记得去两界战场帮我多抢点世界。”</P>
  “虽说咱们自己也能炼,但这不是抢别人的东西,用起来心中更爽嘛!”</P>
  啪~~</P>
  黑色的剑柄敲在了禽滑厘的头顶,他痛叫一声,左右看看,发现墨子不知何时到了身边。</P>
  “巨子!”</P>
  “你在干什么?”</P>
  禽滑厘看着一脸严肃的墨子,他当即神色一正:“巨子,我在给悟空介绍咱们墨家思想。”</P>
  墨子横了禽滑厘一眼,“少给我惹事生非。”</P>
  禽滑厘一脸委屈,“巨子……”</P>
  而墨子根本没再看他,视线停留在悟空身上,墨子的神色一瞬温和起来。</P>
  “巨子。”</P>
  悟空赶紧见礼,不知怎的,他在面对墨子时比面对夫子还要拘谨。</P>
  “无须多礼。”</P>
  墨子和颜悦色:“列国之行,百家之说,天周经历的一切想必你也记在了心里。”</P>
  “如今将别,我只有一句话要与你说。”</P>
  “巨子请讲。”</P>
  悟空躬身。</P>
  墨子点点头:“世间万类皆有其道,皆循其法,你欲要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就需要求一个‘变’字。”</P>
  “如此,方可心意相全,得个真逍遥。”</P>
  说罢,墨子缓步离去,只留悟空在原地沉思。</P>
  “‘变’字?”</P>
  悟空一双金眸闪烁,他看着墨子远去的背影,心中好像抓到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抓到。</P>
  禽滑厘在一旁看着,他摇摇头,心中嘀咕道:“师尊他老人家从来都是直来直去,怎么现在学起大师伯那套来了,都好好说人话!”</P>
  啪~~</P>
  黑色的剑柄再一次落到禽滑厘头上。</P>
  墨子的声音远远传来。</P>
  “还不走?”</P>
  “来了来了!”</P>
  禽滑厘等人朝悟空辞别。</P>
  “悟空,保重!”</P>
  “诸位师兄保重!”</P>
  轰隆隆~~</P>
  三千儒家的战车驶来。</P>
  那熟悉的高大身影笼罩了悟空。</P>
  “夫子!”</P>
  明玉看着神情激动的悟空,他走下战车,轻轻拍了拍悟空的肩膀:“他若是赶你,你就回家。”</P>
  悟空先是一愣,随后一股暖意涌上心头,他笑容灿烂。</P>
  “好!”</P>
  道家高台。</P>
  还没走的菩提祖师听后苦笑一声,向李耳抱怨道:“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夫子也会背着别人说坏话了。”</P>
  李耳不为所动:“你走不走?”</P>
  “你不走我可要走了。”</P>
  “道兄你急什么?”</P>
  李耳抬了抬眼皮:“不是我急,而是释迦要证圆觉了。”</P>
  菩提神情一动,他看向天竺,笑道:“我西方教也要正式走向佛门了。”</P>
  “道兄,你可得手下留情啊!”</P>
  李耳不咸不淡地说:“老道只循规矩办事。”</P>
  菩提颔首:“循规就好,循规就好。”</P>
  一场盛大的诸子论战就此结束了。</P>
  诸子百家在此战后受了儒家夫子的热情邀请。</P>
  他们心甘情愿,积极配合,欣然主动地搭上了儒家的战车。</P>
  “咱们这是要去哪?”</P>
  “学宫!”</P>
  “稷下学宫,那将是人间最为繁盛、思想最为开放的圣地!”</P>
  明玉抬手就给百家画了张大饼。</P>
  “也就是说,现在还不是?”名家公孙龙嘴上的封条被撕开。</P>
  他嘀咕道:“你该不会是抓我们去凑数当先生吧?”</P>
  看着旁边就要拔剑的儒家弟子,惠子连忙上前捂住公孙龙的嘴:“诸子聚于一地,百家争鸣,思想碰撞,印证大道!”</P>
  “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P>
  “我们没有理由拒绝!”</P>
  明玉淡笑:“不愧是名家圣贤,就是有格局!”</P>
  他环视各方,左手德剑,右手理书,笑容温和地对一众诸子说:“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P>
  “完全可以一起提出来。”</P>
  “我会一一解答的。”</P>
  诸子连连摇头:“没有没有!”</P>
  “我们都很支持夫子的决定。”</P>
  “对对对,我们都自愿成为学宫的教习!”</P>
  明玉很高兴。</P>
  大家果然都是圣贤。</P>
  很是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嘛!</P>
  ~~~~~</P>
  天竺。</P>
  释迦牟尼声名大振。</P>
  他在王舍城先后受到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及其子阿阇世王的皈依,其门下弟子达到人了。</P>
  “师尊,拘萨罗国波斯匿王邀请您去舍卫城讲经说法。”弟子阿难对释迦牟尼说道。</P>
  于是,释迦在舍卫城,于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讲经说法。</P>
  也就在此时,悟空拜别诸子离开了周室。</P>
  他并未向西,而是一路南下。</P>
  如今的悟空,并不是那个刚出海的小猴子了。</P>
  天周之行他学到了很多很多。</P>
  临别之时,豪爽的师兄们也送给了悟空诸多礼物。</P>
  如果不用就可惜了。</P>
  听说南瞻部洲亦是人间繁华之地,于是悟空打算去看一看。</P>
  菩提祖师发现悟空的行程改变之后,他哭笑不得。</P>
  “算了,算了,由他去。”</P>
  悟空不是循规蹈矩的存在,儒家教给悟空的从来都是静言君子,动若风雷。</P>
  菩提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P>
  毕竟西方的道,也是最近众生的大道。</P>
  于万丈红尘中作个行者,本就是一种修行。</P>
  “也正好趁这个时间完善一下教材。”</P>
  菩提细细思索着,这次来天周补习,他不是白来的。</P>
  扩充教学大纲也是为了更好的教导悟空。</P>
  “牛儿,咱们走吧。”</P>
  紫气浩荡三万里,老子动身西行。</P>
  他慢慢悠悠,一路抵达了函谷关。</P>
  函谷关关尹不是一般人。</P>
  他见到了紫气变动,知有圣贤来此,激动非常:“不料有生之年,我竟能见到第二位道家圣贤啊!”</P>
  关尹连忙出城迎接老子。</P>
  “尹喜见过圣人!”尹喜态度恭敬地朝老子行了个道揖。</P>
  老子笑问:“将军方才为何说是见到第二位道家圣贤?”</P>
  尹喜回答:“末将原是宋国蒙城城主,有幸与庄子为邻。”</P>
  如果悟空在这,一定会认出这就是那位与他一起观战的热心老哥。</P>
  “确与我道家有缘!”</P>
  老子掐指一算,顿时生了爱才之心,故对尹喜考校了一番。</P>
  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P>
  老子收尹喜为记名弟子,在函谷关传下了五千言,也就是《道德经》。</P>
  尹喜自此有了一个道号——文始真人。</P>
  老子走后,文始真人潜心修道。</P>
  终一日,他挂印辞官,仗剑远游。</P>
  兜兜转转之下,他竟来到了武当山。</P>
  在这里,文始真人见到了一个白面无须的大汉。</P>
  大汉手持阔剑,足踏龟蛇,他说:“此地乃是吾之道场,道友还是另寻别处吧。”</P>
  文始真人见大汉脑后隐隐罩着圆光,心中断定这绝对是大佬。</P>
  于是,他掏出了老子手书的《道德经》。</P>
  真武见了圣人手书,两眼冒光,面色顿时和善起来,他对文始真人客气多了:“原来是道家的道友,那咱们是一家人啊。”</P>
  真武盛情邀请文始真人参观武当山。</P>
  文始真人不疑有他,随之入山。</P>
  然后,这一参观就是三年之久。</P>
  “老弟,以后常来啊!”</P>
  真武瞅着狮子峰上篆刻的五千言,他乐呵呵望向文始真人逃命似的背影。</P>
  “论道而已,至于吓成这样吗?”</P>
  “文始老弟涉世未深啊!”</P>
  真武擦了擦阔剑,连连摇头。</P>
  不过他也没让文始真人吃亏。</P>
  临别前,他好心地给这个小老弟介绍了一处地界落脚。</P>
  “入蜀!”</P>
  由此,蜀山地区多了一位剑仙。</P>
  而今后,这里的剑仙会越来越多。</P>
  ………………</P>
  ps:月末求票票啦!</P>
  最后两天回收票票哦!</P>
  只剩下两天啦!</P>
  </P>
  传送门:【推荐票】【月票】</P>
  亲爱的友友,可以给作者君投票吗?</P>
  作者君很乐意做这个票票回收员,嘿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