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嘴仗无敌大准提

  王母与两位大帝敲定下仙圣大会之事,便着手准备广邀三界。
  “娘娘且等等!”长生大帝忽然开口。
  瑶池问道:“大帝还有何事?”
  长生大帝回答:“先请天、地、人三道圣人来天庭商议一次,再邀诸神与会!”
  玉帝神色一动:“皇弟是担心……”
  长生大帝笑道:“天条事大,非圣人支持无以推动,先请诸圣来议,以示我天庭的尊重,并无他意,大天尊多虑了。”
  这话说的滴水不漏,让玉皇大帝差点就信了。
  瑶池金母盯着长生大帝看了好一会儿,愣是没从他脸上看出一点变化,也是笑着摇摇头。
  “大帝当真是个有主意的!”
  “娘娘过奖!”
  长生大帝星眸微敛,谦虚一礼。
  玉帝与王母两人都看着长生大帝,隐约猜到些什么,接下来怕不是得有好戏看。
  于是乎,玉帝亲自写下请柬,请王母过目后,让人负责送到诸圣道场。
  天道六圣,地道后土,人道圣皇。
  整整八尊圣人,天庭不能失了礼数,也需要派出八位天地大能去请。
  好在天帝登基之前给自己攒了点家底,不然还真不够数。
  “太白,天衡,武曲,你们前去请三清圣人来议事。”玉帝下召,太白金星三人出列。
  “遵旨!”
  玉帝又看向右侧,点了两位仙人:“赤脚大仙,天枢星君,你们去西方请二圣来会。”
  赤脚大仙,也就是被明玉再三吓唬,后第一个投效昊天的金庭山主——赤蛟。
  他与天枢星君上前应道:“遵旨!”
  玉帝点了五位天地大能,便不再开口,又如木胎泥塑一般安坐着,王母满意地点点头。
  她看向女仙队列中为首的两位,白衣的飞樱点唇,遇雪犹清;青衣的五官精致,双眸明亮。
  王母道:“玄女,箐昭,你二人去请女娲,后土两位娘娘。”
  两位女仙联袂而出,拜领王母之命。
  玄女去天外,箐昭入九幽。
  长生大帝招来水曜辰君,“你去泰山青帝苑,请来伏羲圣皇。”
  “谨遵大帝之命!”
  水曜辰君领旨下界,直往泰山。
  不多时。
  东海起碧波,一声牛吼,上清圣人通天教主骑着夔牛出了金鳌岛。
  泰山惊浮云,阴阳变动,八卦入理,六条青虬腾飞,伏羲乘雷车直上三十三重天。
  两位在东天门相遇,联袂而入。
  西方灵山,平地生莲,西方教二位圣人足踩无尘无垢清净莲,直入三十三重天,由天庭西门入。
  昆仑白鹤列阵开道,一声龙吟,玉清圣人元始天尊骑四不像由天庭南门入。
  青牛踏云起,太清道德圣人老子骑青牛东来入天庭东门。
  紫气东来三万里,但见清气满乾坤,金灯亿万有光明,西方异香莲花生。
  六圣稽首见礼。
  天外五彩霞光如锦如缎瑰丽华美。
  六圣抬头。
  又见玄光出九幽,气象万千。
  六圣侧身。
  女娲与后土几乎同时抵达。
  老子笑道:“两位娘娘到了。”
  众圣点头,相互见礼。
  八位圣登天阙,这是自上一量劫之后,天地间圣人来得最齐的一次,也是最多的一次。
  “伏羲道友证道混元,贫道尚未当面恭喜呢!”通天教主看向一声不吭的伏羲,打趣起来。
  “是极是极,若非泰山远离西土,贫道也当去当面恭贺。”准提面带笑容,永远都是那副乐呵呵的样子。
  “二位道友就莫打趣贫道了。”伏羲连连摆手,他的声音如珠玉般温润。
  老子元始与接引也闲话一阵。
  女娲与后土互相看了一眼。
  女娲笑脸盈盈,朝着后土比了个嘴型。
  后土面色平静,可衣袖中的玉掌却不觉攥紧。
  诸圣前来,王母与两位大帝相迎。
  几人客套一番之后,便在凌霄殿分宾主落座。
  玉帝没坐天帝宝座,王母也没坐金銮凤椅。
  长生大帝亦是撤去大帝御座。
  大殿之内,只有蒲团十一。
  诸圣见了轻轻颔首。
  众人入座。
  王母开口:“天庭已立十万余载,我等欲完善天条,以彰显天之权柄,以代表洪荒秩序,请诸位圣人前来,便是要问问圣人的意见。”
  诸圣见率先开口的居然是王母,纷纷交换了一下眼神,心中都道了一声“果然”。
  伏羲道:“天庭欲请我等坐场,广邀天地众生来议天条,这我们是认可的。”
  其他圣人听了,都点点头。
  特别是天道六圣,天庭修订天条没有绕开他们,这让几人非常满意。
  王母见状,暗道好在听取了长生大帝的意见,否则这一次怕是要开罪八位圣人。
  “不知圣人有何见教?”王母正色道。
  准提圣人笑着开口:“既然是要颁布天条,那不知道以何种文字载之?须知文以载道非空话,天庭欲立天条传诸三界六道,使众生信服,那就当立下成文天条,广布三界。”
  王母闻言神情微愣,她看了看长生大帝。
  如木胎泥塑的玉帝一动不动。
  女娲与后土若有所思。
  伏羲眼中光彩忽起。
  太清圣人微微蹙眉。
  元始天尊大有深意地看向准提圣人。
  通天扯了扯嘴,发出一声冷笑。
  “准提师弟妙语连珠,必有高论,不如说出你的想法,让我们听听?”
  准提笑容不减:“天文不立,天条难出,那这天威便更难彰显,所以要完善天条,这天文便该先立。而且这天文需要众生认可,如此说来,便需要一众生文字。”
  说到这,准提顿了顿。
  而这时,三清圣人的脸色已经有些黑了。
  他们隐约猜到了什么。
  果然。
  准提他见诸圣没有接过话茬的意思,于是又再度开口:“我与师兄为开众生之门,便举教之力,创造了全新的文字——梵文。
  此文行之于西方世界,已数十万载有余,西方众生深以为便,可算众生之文字。如若大天尊与王母有意,以此为天条成文,最合适不过。”
  “这……”
  准提圣人点了名,玉帝不能装死了,他表现出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然后看向王母。
  表示现在的天庭她说了才算。
  王母嘴角一抽,她剜了玉帝一眼,干脆将球踢给诸圣。
  “诸圣以为如何?”
  后土坐在一旁,脸上带笑,她看看左边的三清,又看看右边的二圣,完全一副看好戏的架势。
  女娲与伏羲没说话。
  三清中,老子最为澹定,他眼皮抬了抬,而后便没了动静。
  元始天尊倒是想反驳,但一时间还真找不到理由。
  因为准提说的在理,而且还真就给出了一个可行方案。
  通天却很直接,当即回怼:“梵文为何物?贫道未曾闻,三教不曾认,东方亦无有,岂能冠以众生二字?!”
  此言一出,除却二圣,在场的诸人差点笑出声。
  这话太犀利了。
  准提说天文需要用众生文字来确立,又说梵文是众生文字。
  既然是众生文字,那作为至高圣人总该知晓?
  现在通天睁眼说瞎话,偷换概念,将东西分开,直接否认了梵文的众生属性。
  你西方世界的那点生灵怎么能代表众生呢?
  元始天尊闻言,捻须而笑。
  关键时刻,打嘴仗还得看三弟啊!
  不愧是吾弟!
  哪知准提圣人脸上笑容更甚。
  他说:“吾教创立梵文以传承大道,本意是为了便利众生,奈何教化众生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今梵文只在西土流传,而未达东土,实乃准提之过也。”
  他说完,先是向通天一礼,满脸惭愧。
  “今日得通天师兄提点,准提当谨记于心,不再安于西土。此番事了,我与师兄当鼓励门人弟子,多多来东方走动,将梵文之便,带给东方众生。
  当然,如果师兄需要的话,贫道与师兄也不是不能亲至东土,以便尽早将梵音传之于教主两耳,使梵文见于三教之内。这般,师兄的遗憾也将了却了吧。”
  遗憾?
  你从哪听出来本教主遗憾了?!
  通天心中郁气上涌,只感觉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他闷闷地说道:“准提师弟,你莫要打岔,论天文你就论天文,扯什么传梵文于东土。”
  准提诧异地回答:“通天师兄遗憾于梵文不能传之众生,师弟我欲广推其于洪荒,为众生开方便之门,这不是正合师兄之意,能全天文之理吗?”
  通天哑口无言。
  这位真是太能说!
  动不动将众生搬出来,而且还说的很有理。
  关键又敢说敢做,还肯放下身段。
  人家是真干实事的。
  洪荒西方由焦土变净土就是证明。
  今天通天说没听过梵文,明天准提就敢往东土世界跑。
  你也甭管后天会不会被敲得满头包。
  人家也不说是传道,我就是为便利众生交流来的。
  你三教既然瞧不上梵文。
  那有本事也整出一个道文来啊!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就是准提的想法。
  元始天尊见师弟败下阵来,投去一个安慰的眼神,然后看着准提说道:“天条事关重大,哪有时间让师弟传梵文于天下?”
  且不说他们会不会允许准提来传道,就算来了,等东土众生都会了梵文,黄花菜都凉了!
  准提笑了笑,他将目光看向玉帝与王母。
  “不知大天尊与王母打算何时颁布天条?”
  玉帝又看向王母。
  王母思虑片刻:“自然是快些更好,但也不能急。天条若是定了,千秋万世都要用,三界众生都要用,如此更是马虎不得。”
  这话说的也是两不开罪。
  元始与准提一阵大眼瞪小眼。
  梵文成天文,这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意。
  这就关乎正统之争了。
  但一时间元始天尊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一旁的女娲与后土津津有味地看着这场好戏。
  后土不出声,一是准提说的在理,二是她推不出合适的文字。
  你说巫文?
  不好意思,这个太吃血脉,非巫类不传。
  女娲的情况也差不多。
  她倒是想推妖文,这个挺合适。
  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妖族的时代已经过去。
  你让新天庭用旧妖文,那天庭的脸还要不要了?不仅天庭不会同意,五圣也绝不会同意。
  接引看着火力全开,气压二清的准提,也难得露出笑容。
  这时候,太清忽然开口,他朝伏羲问道:“道友可有良策?”
  伏羲沉默片刻,眼底莫名闪过一丝光彩。
  他面向诸圣,缓缓开口:“天条非天庭的天条,也非四教的天条,而是洪荒的天条,众生的天条。既然天条要完善,那何必拘泥于一文一书?
  神有神文,龙有龙章,凤有凤篆,麒麟文字传至今日。妖文大行天下,巫文亦有可取,西方教之梵文难能可贵。我人族契书虽草创,但也胜在便利。
  依我之见,以各类文字共同书写的天条才算的上是众生的天条!不如我等选定几类,作为三界仙凡共通之文字。
  天条通于天庭,无有凡类,可以先天神文书之。天条行于人间,人间文字未曾一统,那便用各大类文字复制。天条行于幽冥,额……”
  伏羲顿了顿,他看向后土。
  冥界是文字荒漠,没错吧?
  后土不高兴了,她看了一眼长生大帝,然后回复伏羲:“道友此法甚妙,此番归去,我定当举冥界之力,开创文字!”
  让众生都认识的文字弄不出来,但让鬼认识那还是不是轻轻松松?
  三界通行文字,怎能少得了幽冥?
  搞!
  回去就搞!
  大搞特搞!
  连名字后土都想好了。
  就叫鬼符。
  通天大笑:“道友大才!我三教也当召集弟子,共创道文!”
  你西方教能弄出梵文行之天下。
  我三教万仙没道理创不出道文!
  不求天地公认,也得三教共知。
  否则哪天自家门下弟子用梵文传道,自己怕不是得被气死。
  准提看向长生大帝。
  无奈地笑了笑。
  这主意的风格太熟悉了。
  “能败吾者,非诸圣也,唯明玉耳!”准提内心长叹一声。
  若明玉愿入西方,何愁我大教不兴?
  女娲笑问太清:“大师兄以为如何?”
  太清圣人抚须而笑:“此法可行。”
  诸圣点头,便将目光看向玉帝和王母。
  玉帝已经彻底摆烂,想都没想直接问王母:“娘娘以为如何?”
  王母面带微笑,字斟句酌地说道:“既然诸圣同意,那便选定三界文字共书天条,以传众生。天庭,地府各出一文,三族,巫妖,人族各出一文,东西四教同此。”
  此事议定,诸圣又对天条之八千总纲,十二万五四百细目,进行大方向上的讨论。
  这是规矩的制定。
  无论是二圣,三清,还是伏羲、后土,女娲,都无法置身事外,他们同样参与了进来。
  一阵唇枪舌剑,再历几番交锋。
  接引与太清寡言少语,却总能一语中的。
  准提现场表演舌绽莲花,元始与通天几难招架。
  就是二当家下场与之辩驳,也只能勉强五五开。
  没办法,西方大法,有很大程度上都在于说。
  三千大梦婆娑界,无量功德极乐土。
  你不把自己先说服,怎么让众生相信你的教义?
  在这方面,准提圣人可以很自豪地面对诸圣。
  打架,我不行。
  嘴仗,你不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