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状元郎

  听了刘婶的话,苏雪气的不行,这不明摆着说自己是外人吗!
  连一丝的避讳都没有,这也太欺负人了,就连一旁的许嬷嬷都听不进去了,不满的看向刘婶。
  “刘嬷嬷,瞧您这话儿说的,我们家小姐可是王爷的侧妃,怎么能算外人呢!”
  这婆子明显是对自家小姐不喜,连避讳都不带避讳一下的。
  一听许嬷嬷这话,刘婶也不满的皱起了眉头。
  “许嬷嬷慎言,我们家王爷除了王妃之外,可连一个通房都没有的。”
  说完,便转身走了,当初王爷遇难那会儿,怎么没说过来,如今这是看着王爷翻身了,连脸面都不要。
  一个姑娘家,大老远的跑这来,到这还趾高气昂的,还真把自己当成了主子。
  “你…………”苏雪气的直磨牙。
  这该死的婆子,等日后若自己成了王爷的女人,定要把她先给处理了。
  秦楚楚还不晓得这边发生的事情,领着韩兴跟大家伙来到了男人的书房。
  如今有这小家伙粘着,不能和男人坐在一张椅子上,就坐到了一边。
  见众人都到齐了,男人看向了风一。
  “如今天色已转暖,防御城墙那边可以开工了。”
  “是。”风一点头,又抬头看向了男人。
  “王爷,照这个进度的话,怕是三年完不了工,要不多增派些人手呢?”
  虽说现在的进度也不慢,但也不一定能保证三年就能完工。
  现在除了基地那边需要人手之外,其他的地方已经不需要人工了,完全可以抽调一部分去城墙那边。
  就算不能提前完工,也不会拖延工期。
  众人一番讨论之后,决定再调二十万人过去,毕竟现在人手比较富余。
  城墙那边的事情敲定之后,又说起了基地那边的事。
  又一番讨论之后,决定除了那十万个地坑种植水稻之外,其余的都按原计划制粘玉米的种子。
  虽说粘玉米在前世不是高产的品种,但在这里却是难得的高产品种。
  这里的土地贫瘠,一亩地就打个一两百斤的粮食,比起粘玉米亩产一千多斤来,简直不要太高产。
  所以众人一致同意,除了留一部分种菜供应各地的酒楼之外,大部分地坑还是用来制粘玉米的种子。
  如果可以的话,也希望除了极北和青州府以外的百姓,都能种上这种粮食。
  就算达不到亩产一千多斤,哪怕是四五百斤,也能让百姓们糊口,不至于再出现挨饿的情况。
  另外就是挨着北河那一片空地,仍旧是继续挖地坑,至于种什么以后再定。
  说到这事儿,男人似是想起了什么事情,转头看向了许哲。
  “你做的那些东西是怎么用的?”
  虽说之前听楚楚说了那么一嘴,但一直也没细问过这事。
  如今,这天色已经转暖了,也不晓得他做的那些东西是怎么用的。
  见王爷问到了自己,许哲忙看向了秦楚楚。
  “老大,咱…………”
  只是话刚一出口就停了下来,众人都随着他的目光望去,瞧见了椅子上正犯迷糊的王妃和韩兴时,都是没忍住笑了。
  之前都忙着商量正事,也没注意到王妃,竟然坐着睡着了。
  “……………”男人唇角微勾。
  好笑的看着楚楚和韩兴,要说她们是亲母子都有人相信。
  这睡觉的姿势都是一样的,两个人不断朝着一个方向晃悠,就连频率都一点也不差。
  听到了笑声,秦楚楚皱了皱眉。
  “嗯?”迷迷瞪瞪的睁开了眼睛。
  左右望了望,这才发现在男人的书房里,此刻,他们都是冲着自己笑。
  忙吸溜了一下口水,又看了看怀里的韩兴,竟然和自己一样也睡着了。
  “王妃,要不您回去睡吧!”
  四月也是忍着嘴角的笑意看着二公主。
  刚才也是听的认真,竟然没有注意到二公主,不但和星少爷都睡着了,连口水都流了这么多。
  小家伙也被笑的皱起了眉头,左右直看,这一看就是睡蒙了。
  “哦,好。”秦楚楚点了点头。
  确实是太困了,最主要他们说的都是一些提不起神来的话题,而且还是大中午的,不困才怪。
  反正也不感兴趣,还不如回去睡觉了。抱着韩兴刚一抬起屁股,刘管家就匆匆忙忙的从外面走了进来。
  “王妃,大喜呀!”
  “嗯?”秦楚楚皱眉。
  疑惑的望着刘管家,不晓得什么事高兴成这个样子,而且一进屋就跟自己说,好像和她有关系似的。
  “王妃,小山少爷不但考中了进士,在殿前又被皇上钦点为状元郎了!”
  刘管家一边激动的说着,一边将手里的信件递了过来。
  虽说那孩子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但听着仍旧是很开心。
  毕竟当初那孩子住在这里的时候,有多努力,大家伙是亲眼瞧见了的。
  如今也算苦尽甘来,真的替他挺开心的,而且还是王妃的义弟,心里就更高兴了。
  “真的?”秦楚楚眼里一亮,这下子是一点也不困了。
  激动的差点把手里的小家伙给扔了,赶忙接过了信件,这越看嘴咧的越大,简直不要太高兴。
  “我弟太给我长脸了!”
  这简直比自己考上状元都开心,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原本还迷糊的韩兴,瞧着师娘这么兴奋,尽管不晓得是因为什么事情高兴,但也跟着咧嘴笑了。
  “……………”韩慕晨没吱声。
  只是把秦楚楚手里的信件拿了过来,仔细的看了一遍,小山还真被父皇钦点了状元,多少有点意外。
  毕竟还没有到殿试的时候,按照以往推算的话,还要等上些时日的。
  只是让他不知道的是,小山会试又拿了第一名,一下子就引起了皇上的注意。
  当初就听说那孩子只读了一年多的书,就参加了三级联考,又都是第一名。
  如今,在会试又得了第一名,如果属实的话,那绝对堪称是奇才。
  这才将小山叫到了殿前,一番严考之后,竟然没能难得住他,这让皇上心中大喜。
  不但亲点为状元郎,还直接封了个六品官,成了翰林院的编修。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传开了,大禹国出了一位奇才,街头巷尾说的都是这件事。
  这两日孙大傅的心情别提多好了,没有什么能比教出一个这么好的学生,值得骄傲的。
  同样高兴的还有秦丞相,这几日心情也是好的没边。
  只要一有时间,就往小山的院子里跑,喝茶下棋讨论时事,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