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第 302 章 可惜君生我未生我生……

  汉武帝置的八校尉里有三人掌管外族骑兵, 其中以控乌桓、匈奴骑兵的胡骑校尉最为有名,其次便是镇守西北,后与胡骑合二为一的长水羌骑。
  相较之下, 越骑校尉不能说是默默无闻, 但也确实存在感不强。
  若非伍浮刺杀董卓,加之东吴疯狂增加越人骑兵的统战价值, 估计这个不太有名的的外族骑兵迟早会像胡骑羌骑般逐渐脱离中央掌控。
  对此,刘瑞也是好奇南方真有培养骑兵的土地吗?毕竟那里坑坑洼洼的。培养水手到还有些三国的笑话,可骑兵……
  历史:你猜宿迁人项羽的亲卫队是什么兵种?你猜孙吴政权为何迷恋骑兵建设?
  所以你说南方有没有骑兵?
  那肯定是有的。
  只是跟北方相比,南方不仅缺少良种,更是缺少养马的牧草。
  所以为了弥补差距,东吴挑选体型庞大, 善于浮水的东南驮马打造了支风格迥异的重骑兵。
  是的,你没听错。
  善水的东吴人搞重骑。
  这事儿放眼整个三国也是相当炸裂的。
  更炸裂的是东吴的骑兵巅峰时也就两万上下,刚好与曹魏旗下的乌桓骑兵人数相等。
  因此在江都王刘非领兵入京时,许多人都凑去看看南方骑兵的热闹。甚至里头还有诸如云中君魏尚,郎中令郦寄等响当当的人物。
  现已留在武学府教书的魏尚十分好奇道:“南方没有草原,靠什么培养骑兵?”
  一旁的武将神色复杂, 随即用无奈中带了点人定胜天的语气说道:“上林苑能犁地模拟草原环境, 南方就不能找个平原凑合一下。”
  末了, 他还用“再也不想去那儿体验复杂地形”的语气说道:“您是北方的守城老将,应该明白匈奴人为何止步于河东上党。”以至于在河套之南有个别称“河南王”的部落首领。
  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造词能力有限,而另一方面……
  魏尚的沉默震耳欲聋, 转而计算这支骑兵耗资几许:“南方的马价不便宜吧!”
  茶马古道, 茶马互市。
  南方的茶叶到北方能翻出天价,而北方的良马在会稽以南也不会便宜。
  《三国志.孙权传》中记载蜀汉的邓芝出使东吴时送了两百匹蜀马做礼物,喜得孙权致信感谢妹夫给力。
  大汉这儿有官方建立的商道与南北分工, 加上刘瑞疯狂补贴刚需的黔首,所以这南茶北马的价格还不算离谱。
  至少没有西域乌桓“加工”转卖的茶价离谱。
  大汉境内撑死也就翻了三倍,再贵就有官吏请你牢房一游或内卷的同行抢占市场。
  出了大汉……
  刘瑞记得开始互市时还搞了拨儿折扣价,把成本运费含泪翻了五倍卖给西域商人。
  就这还是有门路的才能拿到的友情价。
  至于那些没门路的……    <center><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center>
  没人会去细究西域的二道贩子把五倍价的盐茶买了多少钱。不过参考东汉时的安息帝国疯狂吓唬想去罗马的使臣,就能窥得二道贩子究竟多赚。
  “《二年律令》规定王国向关中购马需得陛下批准。”得出一个天文数字的魏尚若有所思道:“若非陛下心疼兄弟,便是先帝心疼儿子。”
  一旁的武将无声地笑了:“戎边数年,魏公倒是越来越有文人的脾气。”
  “要钱的时候谁都会生玲珑心肠。”魏尚瞧着江都王与丞相陶青寒暄后便向他走来,于是扯起官方的笑容:“关中只是下了特许,而江都王却出人出钱又出力。”
  “最后得了个英勇的名声。”
  诚然,拿下河套后,皇帝会嘉奖那些出钱出力的人,并且向民间秀波儿兄弟情深。
  可是除了金银俗物,皇帝也就说些让人飘飘欲仙的场面话。
  土地?
  想起那些快速破产的千户侯们,魏尚的眼神悄悄一黯。
  国内的宜居土地寥寥无几。所以在给千户侯加地时,皇帝会搞拆分的操作。
  何为拆分?
  就是你的封国在北边,新增的土地在南边。
  国内的宜居之地寥寥无几。除了把王家捧成袁家偶像的汉成帝外,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皇帝都不会让藩王彻侯实控万户,而是想法设法地将其拆开,使之难以聚成大区。
  当然,反应过来的藩王彻侯如果不想派人打理外地资产,以至于被庞大的外派支出拖得开始卖出封国的优质资产,就得考虑尽快出手外地资产,然后用出手的钱去购买靠近封国的土地……前提是当地的郡守不会抓到强买强卖的罪证,否则关中轻则削爵,重则国除,绝对能让彻侯缩回蠢蠢欲动的爪子。
  如果不是冯唐那个老成精的家伙提醒他别轻易接受皇帝的封爵,估计在儿孙老妻的碎碎念下,魏尚真会接受刘瑞的封侯奖励,然后给二代埋下破产的大雷。
  “孤未封王时就仰慕魏公,如今得见,还请魏公与我长谈。”刘非对陶青是公事公办的客气,但对魏尚就能仰慕……感情真挚的仰慕。
  其视线之热烈,语气之诚恳让见过风浪的魏尚都难以招架:“大王抬爱,老臣真是愧不敢当。”
  虽说陛下还算优待这个兄长,可是藩王大刺刺地拉着武将是要干嘛?
  正大光明地挖墙脚吗?
  还是……
  “可惜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憨憨的刘非突然叹道:“要是魏公年轻几岁,便能与我携手御敌,做大做强。”
  “……臣也遗憾年岁渐长,不能为国收回河套。”魏尚终于松了口气,但又觉得刘非的说法非常奇怪。
  什么叫“做大做强”?
  什么叫“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难道是他年纪大了,所以不懂关中的时尚?
  可刘非也是离京许久的沿海藩王啊!所以这不正经的话是从哪儿来得?
  “阿嚏?”远在宣室的刘瑞捏捏鼻子,满脸困惑道:“还没入秋吧!怎么朕先打起喷嚏了?”
  “可需奴婢备些果茶?”
  “嗯!江都王今日入京,所以先备着给他驱寒。”说起这位提前赴约的兄长,刘瑞也是吐槽无能:“南方马贵,他也不怕赶路赶得朕来报销折损的马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