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庙堂高,山海远

  老山监有言,伏龙气息是《大罗伏龙真经》的独门气息。
  方休意念一动,眼前伏龙方休的身影散去,只留下睁眼泥鳅凭空游弋,忽而也崩散,化作一股沙砾,如蚊群成龙,前后涌动,翻滚不休。
  再仔细看,那飞舞的并非沙砾与虫蚊,而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经文。
  随即经文罗列组合,排成长龙般的一行,赫然正是《大罗伏龙真经》的炼气口诀。
  原本天书般的晦涩经文,此时再瞧,已清晰了然,领悟透彻。
  “果然有用!”
  方休喜不自禁,退出识海就要试用。
  眼睛睁开,却见窗外天色大亮。
  这一番参悟,竟不知不觉已经一夜。
  修行不急在一时,谨慎守稳最要紧。
  方休出门吃过早饭,不紧不慢进书楼,先将赤帝御令投入炭炉,点火烘烤,才拿过一本旧书抄写。
  一边抄,一边在心中思量昨夜得失。
  将法术神通封镇成法币,比单纯以真气凝结法币要难。
  换言之,高僧的水准放在道门,便是内相修行过半,还在法脉之上。
  在方休认知里,只有东罗宫老山监,与御传宫陆逢,估摸着有此修为。
  他如今也算个道门传人,自然知道境界划分。
  第一个境界筑基,分作五宫、通身、先天。
  第二个境界内相,分做法脉……唔,他毕竟不是正儿八经的道门传人。
  总之,对应这般境界的佛门弟子,要参悟筑基期的修炼经文,自然简单,是以方休才有收获。
  但道佛两门毕竟不同路,《大罗伏龙真经》又格外艰深,故而高僧出手,也只得一段炼气口诀。
  筑基不只炼气,还要搬运气息,还要开辟窍穴,还要勾连周身。
  余下这些修行,高僧便力有未逮。
  不过方休不担心这个,他手头还有不少高僧,堆也能堆出完整的筑基修行口诀。
  只是,筑基之后的部分,怕是寻常高僧就不顶用,堆也堆不出一个水花来。
  那便慢慢攒钱慢慢花吧。
  如今想这个也无用。
  认真抄书。
  宫中编书局事情已了,张锦却还不来取画,也不知什么情形。
  方休没有多想,平平淡淡又是一天抄过去。
  入夜。
  关门修行。
  默念炼气口诀,不多时便有一股格外灵动矫捷的奇异气息,从丹田处生出。
  正是伏龙气息。
  方休暂无搬运催使伏龙气息的法门,只能默默感悟。
  经脉中,原本雄壮如江河的气息,竟委曲求全地避让开来,让伏龙气息将丹田彻底霸占。
  方休细细体会。
  伏龙气息的质地远在寻常气息之上,催使来开辟窍穴,至少能快三倍以上。
  虽比不上以法币化用真气修炼,但方休这不是兜里空空,也没几块钱嘛。
  不过,真币没有,高币却还富裕。
  遁入识海。
  清明一片天地间,古朴宫殿现形。
  一枚步步生莲法币,从殿里跃出。
  ……
  一夜过去,睁眼泥鳅竟长出鳞来。
  与此同时,伏龙气息的搬运口诀顺利领悟。
  ……
  天明。
  方休吃过早饭正要去抄书,忽而一缕云丛天降。
  陆逢从云中迈出,一身道袍歪七扭八,行色匆匆,脸上满是困倦,却难掩笑意,惊喜问道:“方小弟,有人来挂单?”
  姓陆的,你是终于来接人了。
  “陆右使。”
  方休恭敬先行一礼,才迟疑着道:“的确是有位自号酒鬼和尚的前辈,来无厌观挂单。”
  “竟是酒鬼前辈!”
  陆逢更是喜出望外,忙不迭上前擒住方休的手臂,叫道:“酒鬼前辈在哪?快,快为我引荐!”
  那酒鬼和尚,有这么大来头,连陆逢都要称前辈?
  只可惜,有缘人你来迟一步。
  方休便将那日城中惊雷,酒鬼和尚算到因果加身,匆忙离去的事情一说。
  “走了?”
  陆逢错愕当场,笑容凝滞不说,脸色更是眨眼间枯朽,木雕也似。
  堂堂内相高功,竟如此失态,叫人看着都于心不忍。
  方休倒是能忍。
  并非他铁石心肠,而是他实在不想跟妖人惹上关系。
  “陆右使莫急,那酒鬼前辈走之前还留下一句话。”
  方休一指钟板:“若是有缘人,只要捏碎他的奉籍,就能寻到踪迹。”
  “果真?”
  陆逢眼睛瞪圆,这般大惊大喜,一时都不知作何表情。
  不等方休应话,他一步迈到钟板前去,伸手就要去摘酒鬼和尚的奉籍。
  毁坏奉籍是有罪,但以陆逢右使身份,别说一块小小的奉籍,就是砸掉奉部衙门的牌匾,都不怕官司压人。
  只是,手到奉籍前,却又停住。
  他不是粗人,一瞬间便领悟酒鬼和尚用意。
  捏碎奉籍只是一个表象,一份投名状,以示与大明律法决裂。
  这是要他抛弃庙堂官身,到山海远处避世修行。
  庙堂高,山海远。
  二择其一。
  陆逢眉头紧皱,眼神游移,既不舍得伸手,又不舍得放手。
  一说公门好修行,一又说山海好修行。
  一真不是个东西。
  山海多远陆逢不知,但他此时庙堂之高,已少有人及。
  他身为御传宫右使,奉天承道,尊荣更比三都五府。
  这般高的庙堂,谁人能轻易放下?
  可御传宫既是琼楼玉宇,又是监牢铁狱,束缚其中,根本不见前路。
  修行之人,怎能失却向道之心?
  两相犹豫,进退维谷。
  “陆右使?”
  方休见他迟疑不定,发声问道。
  快将奉籍捏碎,随你有缘无缘,爱找酒鬼和尚不找,只别再来无厌观就好。
  便见陆逢身躯一震,几步退回院中。
  他脸色沉静下来,却更显憔悴苍老,朝钟板行一礼,长叹道:“前辈给陆逢留了一道难关。”
  什么难关?
  要没这个手劲,跟工匠借个榔头去。
  “陆右使,你不是有缘人吗?”
  方休也不知陆逢所想,试探着问道。
  “过这一关才有缘。”
  陆逢摇摇头,自嘲一声:“只怕我一时半会儿,根本过不去。倒是要谢谢那张锦,让我在宫中耽搁,没有与酒鬼前辈当面,否则我这般犹豫不决,定然不入酒鬼前辈法眼。”
  “因为张锦,在宫中耽搁?”
  方休闻言心中一动,迟疑片刻,问道:“陆右使进宫,也是为编书局修书的事?我听说这书一成,能镇几百年国运,不知进展如何了?”
  这张锦,竟能主持国运相干的修书之事,定然是四院嫡系,将来内阁可期。
  自己现在与他也算交好,多了解他几分,日后好借力送吴品入官场。
  更重要的是,这编书局修书……到底跟自己抄书有无关联?
  “进展?”
  陆逢回头看方休一眼,冷笑道:“张锦渎职,致使皇帝重伤,已被打入天牢等候发落。编书局裁撤,修书之事到此为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