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遗落在外的世子1

  “大人,行行好……”
  谄媚的声音传来,随后是叮咚响的声音。
  就像是石头掉入到铁盆里发出的清脆声响。
  “滚远点。”
  “好咧好嘞,您慢走。”
  穿着烂布,披散着头发,头发打结成一条条,脸上糊着黑炭的叫花子手里端着一个破瓷碗,一脸谄笑目送着膀大腰圆、衣着豪华的人离开。
  人走后,他先是张望四周,一脸警惕将钱塞进衣兜里,再恢复漫不经心的模样。
  拄着拐杖坐回到阴凉处,破碗放在地上,背倚靠着墙壁,余光瞥到一旁的一个睡得烂泥的同伴。
  他拿起拐杖,戳那个人的肩膀,语重心长说道:“小年啊,都大中午了,你咋还不起来讨饭,等再晚点,今晚就等着挨饿咯。”
  老乞丐语调平淡,对这个人的行为早就已经摸熟。
  蔺晚年是被戳戳醒来的。
  一醒来,他就闻到了那股难以言说的酸臭味,这种臭味他深有体会。
  该不会又成为肥猪了吧??
  吓得他一阵激灵,眼底的视线渐渐清晰,抬手一看,黑乎乎的手。
  抬起衣袖一闻,两眼翻白,晕倒过去。
  一旁的老乞丐将他的行为看在一眼,一脸懵逼,二脸还是懵逼:“咦,你这家伙又是怎么了。”
  三天后。
  “公子,你请。”一个中年男人弓着身子一脸谄媚向旁边的面容俊美的青衫男子请候。
  青衫男子身后跟着一个老人。
  老人看到豪华的府邸,不禁傻了眼,伸手就是想摸门前的这个石狮。
  不过还没碰到,青衫男子咳咳一声。
  他瞬间安分下来,抓着背上的包袱,眼睛张望着四周。
  青衫男子手握着一把油纸扇,身子挺直,一副风流倜傥,开口:“带路。”
  “好嘞,您请。”
  房产中介者牙人恭敬说道。
  整座府邸大大小小的地方已经被清扫干净,有客厅、后院三间房、东西各两房、花园、厨房。
  竹子生长茂盛,一旁的桂花树散发着扑鼻的桂花香。
  “这里靠近应阳书院,沿着东街就是学堂,以后孩子上学堂方便。另外往西街走就能到那美食街,花灯节或是特殊节日,那里更加的热闹。”
  牙人一边给蔺晚年介绍,一边说道。
  蔺晚年张望四周,越看越满意,越大越符合他高贵的身份。
  “不过未免有点便宜了?”
  蔺晚年瞥向他。
  这个背景下,一两银子=3000元,而买这个看着有七百多平方米的宅子却只要250两,折合到现代就是75万元。
  牙人哀叹了一声:“不瞒您说,这个宅子有点问题,住在这里的每户人家不是被砍头就是生意亏空,转手到现在也就值这个价了。大人,您要是介意的话,我还有其他地方。”
  蔺晚年举起扇子:“不用了,我买了。”
  签字画押后,银两给他,房契到手。
  人走后。
  刘老头走过来:“小年啊,你跟我说,你哪里来得这么多钱?”
  “不瞒您说,其实我是一个有身份的人,我忍辱负重这么多年,就是为这一刻,老头你要是没事,去添置些物品,顺便买两个丫鬟回来。”
  蔺晚年说着,拿出三两银子给他。
  “你小子,行。”老头看到钱,先拿在手里咬了一口,确定是真银子,一脸兴奋的离开了。
  这年头哪里有这么多钱,有几个铜板就很不错了喽。
  蔺晚年拿出一块手绢擦拭掉石凳上的灰尘,一副悠闲的模样坐下,心情并不是很美妙。
  两百万的位面单子。
  这是一个作者坑了的古代位面。
  背景架空。
  国名:庄翼国。
  国都定在长安,此长安彼历史上的长安,架空的。
  主角攻是少将军魏俞闻,主角受是王爷凃时予。
  当今皇帝昏庸霸道,佛教盛行、宦官专政,赋税严重,压得百姓民不聊生。
  皇帝性子猜疑,为压制大将军魏原,将他的女儿许配给最不受宠的王爷凃时予,以示皇威,却不料被魏俞闻替嫁过去。
  魏俞闻本来想下毒弄死凃时予,但在看到对方的模样后,对他起了其他心思,并且强制与其发生关系。
  凃时予发现自己的王妃是大舅子当然是想要诛他九族,但又因为魏俞闻又解了他体内的寒毒,又给他分析当今的形势,并表示站在他这边。
  凃时予作为王爷当然也想要那个皇位,于是两人同流合污了,在争皇位的过程中,情意刚萌发,还没有更加深。
  然鹅故事就没了,作者鸽了,写不下去了。
  于是这个位面的后面发展就由蔺晚年来填补。
  两百万的单子不好挣啊。
  蔺晚年再次感慨道。
  他回过神,再次呼唤077:“大黄,你在不?”
  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收到回答。
  蔺晚年只好作罢:“也不知道这货是故意的,还是去升级了。”
  除了所提供的剧情外,他没有原主的记忆,只是从跟了八年的老乞丐嘴中得知,自己来到长安的时候就是一身破烂,一呆在这里乞讨就是八年。
  平常很懒惰,饭也不讨,三天吃一次饭。
  蔺晚年估摸着原主大概是饿死过去的。
  现在当务之急是在这里闯出一条路子,搞钱搞钱!
  另一处。
  一个扎着两朵麻花辫,穿着粗布的小女孩背着一个包袱,怀里抱有一只小黑猫,她们正坐在老汉的牛车往长安这里赶来。
  她望着这周围的景象,喃喃自语着:“原来以人的视角看到的景象是这样子的啊。”
  “喵。”
  黑猫惬意的叫一声。
  老汉赶着牛,听到小女孩的话,摇头:“真是苦命的孩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