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郑芝龙的家产

  郑芝龙为什么反对朝廷的货币改制?
  因为货币改制会让他的利益受损!
  一两银子只能换含银九钱一厘的银币,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郑芝龙是商人,是海盗。
  他不对任何人负责,只对自己负责。
  郑芝龙到底有多少家产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但粗略估计至少有数千万两白银!
  他的收入来源有二。
  一是通过远洋贸易赚钱,二是卖旗赚钱。
  前者本就不少,但是和后者相比简直就是毛毛雨。
  郑芝龙早在归顺朝廷之前就开始搞卖旗的生意,归顺朝廷后更是肆无忌惮地卖旗。
  当时郑氏船队模仿荷兰人制作了船旗,他将旗子卖给过往的船只。
  过往船只凡是悬挂郑氏船旗的,都不会被抢劫。
  反之,会被郑芝龙的手下洗劫一空!
  由于郑芝龙战船众多,战力不俗!再加上三千两银子对商船来说也不多,所以过往船只纷纷交钱免灾。
  船旗的价格一般为每艘船每年三千两白银。
  仅此一项,郑芝龙每年就能获得近千万两白银的收入。
  历史上的郑成功之所以能和满清分庭抗礼,究其原因是有钱财支撑,否则早就败了。
  可惜。
  这些钱大部分都被满清得到,其中以永历十年(公元1656年)的海澄之变最着名。
  永历十年,前冲镇(今海澄)镇帅黄梧打开城门,放八旗兵进城,投降了满清。
  海澄失陷!
  海澄是郑成功掷重金打造的坚城,里面不但囤积了三千火器以及配套的火药弹丸,还有数不清的粮草,军饷和近十万副甲胄!
  这些东西换算成钱少说也值千万两白银。
  可惜,被黄梧一股脑送给了满清。
  这些物资对满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为了表彰黄梧的功绩,顺治立刻封黄梧为“海澄公”,给予敕印,开府漳州。
  次年又追封黄梧祖上,并赐赏银在其老家营造宗祠。
  可见物资之多!
  后来为了对付郑成功,他又给鳌拜和康熙献“平贼五策”,包括禁海,向内地迁民等。
  康熙为了表彰黄梧,又授其一等公爵,准袭十二次......
  郑芝龙有钱有权有兵!
  想对付他绝非易事。
  之前的商战只抬高了福建的粮价,除此之外的目的一个也没达到,几乎可以用失败来形容。
  接下来,该怎么办?
  逼反他,然后派兵平定?
  不!
  名不正言不顺也就算了,还会让大明陷入内耗之中。
  影响即将进行的平辽!
  提起平辽,崇祯又想起来朝廷缺银子。
  为了平定辽东,崇祯至少要额外准备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这里面有军饷器械、粮饷、抚恤银,还有每杀一人给二十两银子的赏银!
  是的,北虏(蒙古和建奴)的一颗脑袋价值二十两银子。
  平定辽东时什么钱都能省,唯独这笔钱不能省。
  “银子啊银子!”崇祯苦笑着自言自语,“朕的内帑不缺钱,但这种消息不能传出去,否则所有人都会盯上内帑!”
  “该怎么搞平辽的钱呢?”
  想了很久之后,崇祯决定还是从郑芝龙这下手。
  他有钱也就算了,还垄断了东南的海洋贸易,把原本属于朝廷的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吃进去的钱吐不吐的先放一边,垄断贸易的事必须到此为止!
  打定主意后,崇祯去后宫寻找灵感。
  次日清晨。
  崇祯早早地起床召见李若琏。
  乾清宫旁边的小花园里,崇祯见到了李若琏。
  “陛下!”李若琏紧走两步来到崇祯身前,躬身施礼。
  “免礼!”崇祯对着李若琏摆手。
  “吃早饭了吗?”崇祯问。
  “刚吃了一口就得到了进攻面君的旨意,于是臣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李若琏回答的很实在。
  “一起吃吧!”崇祯说道。
  “臣...惶恐!”李若琏说话的时候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站在旁边的王承恩看不下去了,他斜视着李若琏说道:“李指挥使别惶恐了,先把口水擦干净了再说吧。”
  李若琏不敢惹王承恩,一个劲的点头示弱。
  一行人来到乾清宫后不久,早饭被摆了上来。
  早饭简单且清淡:豆浆油条配咸菜!
  至于豆汁...
  民间倒是有,崇祯喝不惯那玩意,所以并未引入宫中。
  君臣二人边吃边聊。
  崇祯喝了一口热豆浆后说道:“李指挥使,两三个月之后蒙古人会送一批质子进京。”
  李若琏放下油条后问:“质子?陛下想让他们怎么死?”
  崇祯一脑袋的黑线:“不杀人。”
  “哦...”李若琏恍然大悟,“臣妄揣圣意,请陛下恕罪。”
  “免罪,”崇祯说话的时候心里苦笑。
  之前他杀戮太重,导致锦衣卫从上往下动不动就想杀人。
  虽然不是坏事,但也不是什么好事。
  杀戮心太重会让人失去耐心。
  而有些锦衣卫,需要耐心才能办好差事。
  想到这,崇祯嘱咐道:“对外尽量不要暴露杀戮的情绪。”
  李若琏是个聪明人,顿时明白了崇祯的意思,他急忙站起身施礼:“臣谨遵圣命。”
  “嗯,”崇祯招手示意他坐下:“边吃边聊。”
  等李若琏做好后,崇祯又问:“锦衣卫当中有擅长花钱的人吗?”
  “花钱?”李若琏对这个词有些意外。
  “对,花钱!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崇祯的大脑飞速运转后说道:“不怕他乱花钱,就怕他不会花钱!锦衣卫里面,有这种人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