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圆的起点也是终点

  看着桌子上的大明圆宝,众士绅和商人顿时明白了曹化淳口中所说的前提是什么。
  货币改制!
  简而言之就是让他们把银子拿出来换成银币!
  他们手里掌握了大量的银子。
  只有把他们手里的银子全都换成银币,这场在陕西试行的货币改制才算成功。
  推行新货币有两种方式。
  一种强硬,一种温和。
  强硬的方式效率高,但很容易遭到政策的反噬。
  毕竟货币改制损害的是士绅阶级的利益,短时间内或许能看到成果,等风声过了士绅们会用尽各种办法欺压百姓弥补损失。
  最终的受害者还是百姓。
  如果只有一两个士绅这么干,地方官府可以发现一个抓一个。
  但如果所有士绅都这么干,地方官府将无能为力。
  首先抓不过来,其次还有别的事要做,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到案子上。
  再者...
  士绅会在欺压百姓时把责任甩到朝廷身上,让朝廷背锅。
  不明所以的百姓很容易受到蛊惑,做出过激行为。
  所以崇祯选择了温和的方式。
  他先是命曹化淳费尽周章地让银子贬值,让铜钱升值。
  士绅和商人有两个选择。
  一,握紧银子死扛。
  二,囤积物资,搞风险对冲。
  无论他们选一还是选二,崇祯都有相应的策略。
  陕西士绅和商人不可避免的选择了第二个选项。
  紧接着曹化淳按照崇祯的指示一步步压低粮价,让屯粮的士绅商人损失惨重。
  现在士绅和商人扛不住了,打算贿赂吕大器和曹化淳让他们提高官粮售价。
  曹化淳没有拒绝他们的要求,而是借机重新提货币改制。
  所有问题皆因货币改制而起,最终又回到货币改制上。
  就像大明圆宝中的圆一样,起点也是终点。
  ......
  士绅和商人们低着头,不知如何回应。
  他们在思考。
  思考抬高粮价获得的利益是否能弥补货币改制带来的损失。
  所有人都会本能的趋利避害。
  如果抬高粮价能弥补货币改制带来的损失,他们会答应曹化淳的条件。
  如果不能,只能继续死磕!
  看着陷入思考中的众人,曹化淳笑着提醒:“只要诸位配合朝廷把银子换成银币,我可以提高官粮价格,让诸位多挣点钱。”
  一个商人低声问道:“敢问曹大人能把粮价提高到多少?”
  “一两九!”
  听到这个数字后,众人更加犹豫。
  官粮一两九的话,他们手里的粮食只能卖到一两八,和屯粮前的粮价一样。
  也就是说...他们白折腾了!
  “曹大人喝酒!”一个士绅举着酒杯朝曹化淳敬酒,试图跳过这个话题。
  曹化淳白了他一眼,“别打岔,朝廷在陕西试行货币改制,现在已经过去了四个月时间。结果是百姓们积极配合,你们却想方设法从中作梗!”
  众人嘴上不语心中却开始冷笑。
  不从中作梗难道还支持他吗?
  一两银子换只有九钱银子的银币,傻子才会换!
  百姓之所以会换是因为弱小且愚昧,朝廷随便吓唬两句就能把他们唬住。
  士绅商人与百姓不同,他们不但有对抗朝廷的资本,还能通过多种渠道打探消息。
  见众人不说话,曹化淳用自嘲的方式笑道:“既然诸位用沉默表示反对,那么曹某人就不浪费口舌了。”
  吕大器哈哈一笑打圆场道:“曹大人言重了,关中士绅商人支持你我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拆台?”
  “也是!”曹化淳顺着吕大器给出的台阶往下走,“喝酒喝酒!”
  酒宴虽然还在继续,但气氛却变得有些沉重。
  推杯换盏间,时不时地有人趴在桌子,靠在椅子上紧闭双目。
  他们醉了?
  非也,都是装醉。
  话不投机半句都嫌多,换成酒局更是如此!
  吕大器将所有人的表现尽收眼底,他嘴角先是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容,随后端起酒杯对着曹化淳问道:“曹大人还能喝吗?”
  “当然,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曹化淳同样举起酒杯。
  “干!”二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趁着下人倒酒的功夫,吕大器故意问曹化淳:“曹大人,陕西的货币改制不出意外的话也就这样了,你是继续待在陕西还是回京复命?”
  “哎...”曹化淳长叹一声,“差事没办好,我哪儿还有脸面留在陕西?当然是回京请罪了!”
  “哎,”吕大器一脸惋惜,“曹大人已是花甲之年,即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朝廷和陛下应该不会降罪。”
  “但愿吧!”曹化淳独自喝了一口闷酒。
  “我陪一个!”吕大器说话的同时,眼角余光始终在搜集众士绅和商人的反应。
  见众人还是装醉,他停顿片刻后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我想问一下,曹大人离开陕西后,谁来接替曹大人的位置?”
  听到这个问题后,装醉的士绅商人们虽然还保持着原来的姿态,耳朵却支棱了起来。
  接替曹化淳的人肯定还会继续执行货币改制。
  如果能提前知道对方的身份,届时投其所好没准能发一笔横财。
  曹化淳的座位挨着吕大器,他附在吕大器耳边低声说道:“王之心会接替我的位置。”
  “谁?”吕大器惊呼。
  “是王之心!”曹化淳低声重复。
  “王...”吕大器故意大声说出了第一个字,随后噤声。
  他不停地咂舌摇头,“惨了惨了,他可是一个狠角色呐!”
  在场的士绅和商人们虽然只听到一个王字,但是根据吕大器的反应已经猜出了对方的身份。
  纵观整个大明朝王姓之人,能让大明朝陕西三边总督忌惮的除了王之心还能有谁?
  想到王之心要来,士绅们顿感后背发凉。
  王之心嗜杀且贪婪无度!
  南直隶扬州府开矿案结束后,各地农民纷纷掀起了反抗士绅的浪潮。
  陕西的农民也不例外。
  如果顶替曹化淳的是王之心,那么下一个开矿大案将会发生在陕西,届时迎接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
  这些倒还是其次。
  如果把货币改制的任务交给王之心,他会用什么手段?
  商战?调粮?
  太麻烦了!
  拒不兑换成银币的先抓人再抄家。
  反抗?
  人都埋土里了还怎么反抗?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一个士绅端着酒杯走了过来,“曹大人不能走啊,我们舍不得您!”
  “是啊,”另一个士绅也凑过来说道:“有您在,关中百姓才能吃得上低价粮。”
  “曹大人不能抛弃我们啊!”
  曹化淳苦笑一声:“不走不行啊,货币改制的差事被我办砸了。”
  一个名声很差的士绅急了,他上前一步大声说道:“曹大人,我愿把家里所有银子都换成银币,支持朝廷的货币改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