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多尔衮复起(上)

  在众人的注视下,范文程恭恭敬敬地施礼:“皇上,诸位王公大臣都稍安勿躁。”
  “别婆婆妈妈的了,直接说重点,本王可没空在这陪你闲聊!”豪格拍着桌子说道。
  “好!”范文程强压着心中的怒意说道:“当年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在起兵后就定下了联蒙抗明的策略,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也延续了这个策略。”
  “现在明廷要对草原诸部用兵,大清此时若是不帮,又何以服众?”
  “蒙古诸部一旦投靠了明廷,大清失去帮手倒还是其次,最可怕的是明廷可以从他们手里获得优质战马!”
  “假以时日明廷用这些战马训练出一支强大的骑兵,届时对大清来说将是一个大麻烦!”
  “所以我的意思是不但要帮,而且要全力以赴地帮!”
  听完范文程的分析后,众人面面相觑。
  豪格瞪着一双三角眼说道:“范文程,你是不是太高看明军了?”
  “就算给他们足够的战马又能如何?关宁军是明廷精锐吧?不还是被我大清八旗打的屁滚尿流?他们若是像你口中说的那么厉害,为什么还会失去整个辽东?”
  “是啊,范文程你休要涨敌军士气灭我军威风!”多铎跟着附和。
  在场的众人纷纷露出一副高傲的姿态。
  范文程点点头,面无表情地说道:“崇德六年(崇祯十四年)松锦之战后,明廷关外之地尽失,只余宁远一座孤城。”
  “顺治元年(崇祯十七年),吴三桂率关宁军放弃宁远返回山海关。”
  “崇德六年到顺治元年有三年之久,如果关宁军真的那么不堪一战,八旗兵为何耗时三年都未能攻下宁远这座孤城?”
  范文程这番话宛如巴掌一样打在众人的脸上,让他们闭上了嘴。
  是啊...
  如果明军真的是废物,那么攻不下宁远的八旗兵又是什么?
  恐怕连废物都不如。
  “好了,”摄政王代善眼角闪过一丝杀意:“我同意范先生的观点,诸位都说说心里的想法,最后请皇上定夺。”
  有了济尔哈朗的带头表率,其他人也不再纠结,纷纷表示要出兵帮助蒙古人。
  小福临既没有表态支持,也没有明确反对,而是在众人的注视下捂着肚子说道:“朕肚子有点疼,诸位王公稍等一下,朕去去就回。”
  福临离开宝座后快步走出崇政殿,穿过宫门来到凤凰楼一楼大厅。
  布木布泰(孝庄的名字)和哲哲早已在此恭候多时。
  “额娘,”福临对着自己的母亲说道:“议事的结果出来了,诸王公都同意出兵帮助蒙古人。”
  布木布泰(孝庄)点点头:“范文程果然有两把刷子。”
  福临不知道她话里的意思,只能继续问道:“额娘,接下来该怎么办?”
  “一会回去后你就说同意出兵,然后让郑亲王济尔哈朗主持议事。”
  福临使劲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福临走后布木布泰(孝庄)低着脑袋思考了一会,然后抬起头对着哲哲说道:“姑姑,我觉得时机到了。”
  哲哲愣了下:“什么时机?”
  “让多尔衮复起的时机。”
  “你...”
  “姑姑你听我说,”布木布泰深吸一口气:“多尔衮失势后去往朝鲜置办军需物资,期间是济尔哈朗和代善共同主政。”
  “这段时间里信义辅政叔王济尔哈朗既无法服众,也没干出点成绩来。摄政王代善更好不到哪儿去,他仗着手中的权力肆意妄行,无视律法,甚至轻蔑福临。”
  “还有更要命的一点,济尔哈朗和代善为了争夺权力已经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了。”
  “再这样下去,大清迟早要完。”
  哲哲当然知道这些情况,她叹息一声:“哎,多尔衮入关兵败被迫离开了朝堂。朝堂离开容易,回来可就难了,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让他重回朝堂?”
  “我没办法!”布木布泰轻轻摇头,“但是范文程有办法。”
  “他能有什么办法?”哲哲很是不解。
  “我不知道,”布木布泰摇头,“这是范文程的主意,他说济尔哈朗会按照他的思路行事。”
  哲哲皱着眉有些不放心:“你不会被范文程这种人骗了吧?”
  “我也不知道,只能暂且信他一次了。”
  “不行,”哲哲脸上写满了担心:“咱们得去看着点,免得中了范文程的诡计。”
  “也好。”布木布泰(孝庄)简单整理了衣服,快速走出凤凰楼去往崇政殿后门。
  此时的崇政殿内无比安静。
  济尔哈朗看着众人再次询问道:“既然诸位都同意出兵帮助蒙古人打仗,那么就别逃避粮草问题了。”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番出兵谁来负责运输粮草?”
  众人同时低下头不说话。
  运粮官是最受累不讨好的差事。
  运粮官的责任大,但是战功却很小。
  纵观历朝历代的战争,战胜方从来没有把打胜仗的功劳归在运粮官身上。
  可是...
  打败仗的时候运粮官往往又会成为罪魁祸首。
  除了这些因素外,还有各种意外情况发生。
  例如天降大雨导致道路不通,粮草不能及时送到。或者粮草进水受潮腐烂,亦或者被敌军袭击等。
  稍微出点差错,脑袋就没了。
  有时候甚至要替别人背黑锅,例如曹操借粮官的脑袋安抚军心...
  所以当济尔哈朗提出谁来运送粮草时,众人都不说话。
  济尔哈朗用眼角的余光看着代善说道:“这样吧,礼亲王代善的正红旗兵强马壮,不如让正红旗押运粮草,如何?”
  代善两眼一瞪:“我看郑亲王(济尔哈朗)的镶蓝旗也不差。”
  济尔哈朗见状看向多铎。
  多铎不等他开口便直接站起来说道:“这个运粮官你们谁都能当,唯独我不能当。”
  “为何?”众人齐声询问。
  “因为上次入关镶白旗功劳最大,仅凭这一点,押粮官的差事就轮不到我头上。”
  接下来众人围绕谁当运粮官展开了讨论。
  代善的正红旗和济尔哈朗的镶蓝旗首先被排除在外。
  镶白旗兼正白旗旗主多铎有功劳在身,也被排除。
  正蓝旗豪格和镶红旗罗洛浑抱团取暖,同样被排除在外。
  福临是正黄和镶黄两旗旗主,运粮的任务自然落不到他头上。
  现场陷入焦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