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杀首辅

  除了范景文,其他人都慌了。
  因为只有范景文说了实话。
  魏藻德和兵部尚书张缙彦同时出班跪倒。
  不等他们求情,崇祯伸手制止:“众卿莫急,先从王侍郎开始。锦衣卫和东厂办事快的很,朕估摸着一个时辰就能回来,到时候还王侍郎一个公道。”
  公道?
  王正治心如死灰...
  魏藻德眯着眼,明白了崇祯的想法。
  不管朝廷缺不缺钱,崇祯都会以这个的名义抄家他们的家,治他们的罪。
  既然这样,那就退一步!
  家产不要了,辞官归乡。
  他先是朝他的党羽使了个眼色,随后朝崇祯叩首:“陛下既然要抄我等的家,臣愿奉上全部家产辞官归乡。”
  张缙彦跟着跪倒,说出了同样的话。
  “不准!”崇祯毫不犹豫的否决,“朕必须查明真相给你们一个公道,届时再辞官还乡不迟!”
  李邦华见状决定再添一把火,他出班拱手说道:“臣李邦华弹劾内阁首辅魏藻德,德不配位,结党营私,贪墨军饷,欺君罔上!请陛下明察。”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在李邦华的带领下,二十多个复读机同时出班,请求查办魏藻德。
  魏藻德脸色变得很难看。
  他以为用辞官能明哲保身,没料到崇祯要赶尽杀绝。
  怎么办?
  魏藻德目光在朝堂上游走,寻找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他不会轻易认输,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想办法自保。
  当他看见跪在地上的成国公朱纯臣时,顿时大喜。
  明朝侯爵、伯爵无数,公爵却少之又少。除了开国六公爵外,其余基本是燕王朱棣清君侧时册封而来。
  成国公朱纯臣世袭公爵,家族底蕴丰厚,在朝中关系错综复杂。
  有他挡在前面,崇祯绝不会把事情闹大。
  想到这,他朝朱纯臣递了个眼神。
  朱纯臣也被点了名,正愁不知如何应对,见内阁首辅朝他使眼色,顿时大喜。
  达成统一战线后两人同时站起身。
  魏藻德抱拳拱手,朝被点过名和没点名的官员说道:“诸位,流贼犯境,京师告急,正是用人之际。没想到,皇上竟要抄我等的家筹措军饷。”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今天缺饷抄我家,明天缺饷就会抄尔等的家,等满朝文武被抄光了,他是不是要挖祖陵了?”
  “君乱于上,臣治于下,不救其祸,则败亡矣!”
  “可悲,可怜,可笑!”
  “我死不足惜,希望诸位王公大臣把此事记下来,后世人自有公道!”
  魏藻德没什么真本事,却因为能说,竟然在崇祯年间坐到了内阁首辅的位置。
  可笑不可笑?
  “大胆!来人,把魏藻德给我拿下!”王承恩第一个站了出来,身为崇祯内臣,他必须维护皇上的尊严。
  门外的锦衣卫推门而入,见王承恩让他们抓的人是内阁首辅,纷纷停下脚步看向崇祯。
  此时事关重大,没有皇帝的指示决不能轻举妄动。
  他们可以无视王承恩,也可以无视吴梦明和李若琏,但必须对那个男人言听计从。
  一众朝臣的目光,也在崇祯和魏藻德之间游荡。
  他们在等。
  这些人不在乎魏藻德被抄家与否,在乎的是崇祯会不会为了筹措军饷挨个抄家。
  若是那样,不如趁早联合起来对抗。
  崇祯也知道,这些人在等。
  在封建时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可以随时随地剥夺臣子、百姓的一切,包括生命。
  但是有一个前提。
  罪名!
  只要罪名合理,就能堵上百官,堵上读书人,堵上天下老百姓的嘴。
  想清楚这些,崇祯冷冷一笑。
  扣帽子这事他熟啊。
  他甩了下衣袖,双手背在身后,目光如炬般在众人的脸上扫过。
  “诸位,你们都是我大明的朝臣。”
  “你们当中有的人以勇着称,有人能说善道,有的生性谄媚,有人生性奸诈。有人爱财,有人好色,有人恋权,有人图名。”
  “朕只有一个人,该相信谁呢?”
  “为了取得朕的信任,有些人就联合起来欺骗朕;另一伙人为了自保,也只能联合,于是就有了党争!”
  “阉党也好,东林党也罢,齐党,楚党,浙党,宣党朕也都知道。只要能给朕办实事,真心真意为大明好,你们私底下那些爱好朕可以假装看不到。”
  满朝文武都是聪明人,他们听出了崇祯话的意思。
  在皇帝眼里,没有一个干净人。
  只要他愿意,可以治任何人的罪。
  想到这,满朝文武同时低下头。
  “但是!”崇祯话锋一转。
  “魏藻德,你自崇祯十六年入阁至今,一无建白,仅倡议令百官捐助。如此无才无德之人,既不能以天下为己任,又不能想出治国之策,在其位不谋其证,误君误国,岂不该死?”
  “擢升内阁首辅后,结党营私,贪墨军饷,欺君罔上,口出狂言,大逆不道,本应凌迟处死!朕念你为官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给了你机会。”崇祯继续罗列内阁首辅魏藻德的罪证。
  “朕让你捐钱,不捐也就罢了。向你借钱,不借也罢。”
  “朕问你家里有多少现银,你说的是什么?”
  “没钱!”
  “朕一没想抢,二没想夺,你怕什么?”
  “内阁首辅年俸禄折银不过百两,你入朝为仕仅四年,数万家产从何而来?”崇祯猛地一挥衣袖,目光落到魏藻德身上。
  魏藻德脸色巨变。
  对他来说,财产是最大也是唯一的问题。
  不用锦衣卫,随便找两个太监都能查出他的家产和俸禄都对不上数。
  可大明朝的官都贪,他不贪便是不合流,会遭到其他人排斥,更坐不到首辅的位置上。
  崇祯继续说道:“为君着,父也!身为臣子,当为君父解忧。你无视君父,朕要你何用?”
  “若是平时,朕会罢你的官免你的职。”
  “但现在...呵呵,”崇祯冷冷一笑,“数罪当诛!”
  “来人!”崇祯倒背着手,目光中尽是杀意,“将魏藻德拉出去,缢死后斩首示众!灭三族,家产抄没充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