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亮底牌

  随着“王老爷”一声令下,守候在雅间外面的少年应声就带上两位护卫去当铺外面的骡车搬东西。
  很快,雅间空地上就多了一架凡稻去壳用砻的木制砻谷机和一袋稻谷,一台适用于铁铺和砖窑的大风机,连桌上也摆了家用的风匣,小件木壳的望远镜。
  “你这里有没有灶房?”王老爷拎起桌上的家用风匣,“我要安装到灶台边上,你才能看出具体有何妙用。”
  前一刻还一头雾水的赵掌柜顿时大喜,忙不迭伸手邀请王老爷一起前往铺子后面的灶房。
  许是和隔壁银楼共用,后面灶房还不小。
  王老爷让人搭把手在灶台边上先打了洞孔,再自己安装好风匣。
  随后,让人往大铁锅里填好水,等灶膛内的柴起火了,他便开始右手拉风匣拉杆。
  赵掌柜刚开始还没看出这位王老爷要搞什么,出于对这位王老爷一脸不舍,又对他家大老爷敬重有加的态度?
  他就想看看到底搞什么名堂,居然比珍珠还稀罕的样子。最主要的,也是为了避免万一真错过什么宝贝,但看着看着这一推一拉的木匣子,灶膛内的火势。
  他悟了!
  谁家没灶房?
  这一推一拉的,灶膛里的火力就变得老大,可不就掌握住了火候,回头府里设宴款待贵客也不担心火候不够!
  再有,灶房往后烧火都不用担心一旦有人在边上没看住,火星蹦出来会溅到外边引起走水!
  好东西!
  是宝贝!
  “有这个,想省柴火更没问题。你算算咱大梁国有多少户人家烧柴,一年能省下不少银子?工部,朝廷?”
  对对对,皇上,自家大人进献给皇上,这是多大的功劳!
  “我结义大哥是位奇人,这也是他捣鼓出来的。他那人不爱虚名,怕麻烦,听说你们家赵大人在工部。”
  赵掌柜恍然大悟。
  他就说怪事了,卖珍珠怎么不去隔壁银楼,反而跑当铺来了,原来是为了宝贝三番两次试探他态度!
  “这回就是他让我先看你们赵家当铺如何,再见机行事。我看了,赵掌柜你就很痛快。接下来,咱们试第二样东西。”
  赵掌柜乐得心花怒放,连声道好。
  见此态度,王老爷见怪不怪,让人搬来那台大风机又作了一番测试。
  效果嘛,肯定不差。
  不比早有历史记载的家用风匣一直未在民间出现流通,适用于铁铺和砖窑的大风机却一直都有的。
  这个时代由于运输条件限制,很多需要大量用砖的工程都会现场砌窑烧砖,因此砖窑很常见。
  以赵掌柜的见识自然不会不知砖窑的风机是什么样的,但任何东西就怕比较。
  无须过多仔细测试,肉眼就可知虽然此也叫风机,但无论从哪方面而言,远不是时下的风机能相提并论。
  返回雅间。
  在两位护卫搬风机,小厮拎风匣回来时,王老爷已经拿起木壳的望远镜教赵掌柜如何使用,再用那一袋稻谷测试砻谷机。
  赵掌柜惊呆了。
  看着砻谷机,爱不释手地抱着望远镜,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上,这么多宝贝啊,还是有价无市的宝贝!
  通过他的手献上去,那他岂不是……
  老朝奉咳嗽一声。
  赵掌柜缓了缓神,暗自思量着该给个什么价合适之余,留下老朝奉,让其余人员退出雅间。
  王老爷见状终于亮出了底牌——取出了少年下人之前一直拎着的包裹里面八卷图纸。
  他大方的丝毫不担心赵掌柜和老朝奉见了图纸能记得多少,还颇有耐性挑了其中一副图纸作了解说。
  如图纸上标注的尺寸还可以按比例放大,标注的小字一个铁字代表可改成铁质等,也做了简单讲述。
  到了最后一副图纸,也就是让他挑的这幅作了解说的图纸,轮到谈价的时候了,王老爷态度很坚决。
  不要黄金万两,只需万两银子。
  “嘶——”赵掌柜倒吸口气,一脸震惊地看了看王老爷,又看向老朝奉,“万两银子,老大哥,我没听错?”
  王老爷不置可否一笑,“我也不瞒你,我大哥还看好京城两位大人,你这里不妥,我明早就要启程去京城了。”
  “等一下。”
  王老爷继续卷图纸,“其实这几件无论哪一样,单单图纸就价值万两。不信,掌柜的你问老先生便可知。”
  被点名的老朝奉皱眉不语,趁王老爷低头卷图纸,朝看着他的赵掌柜微微点头,又朝门口瞟了眼的摇头。
  王老爷即便不见他们打什么眉眼官司也知带了护卫,还有下人盯着护卫,这两位想豪取抢夺也没熊心豹胆。
  赵掌柜会意,“爷,我的王大老爷啊,你急什么。你看这样行不行,小的这就派人去请我们家三爷来一趟。”
  呵,明早之前能请到你们家赵老三,爷算你赢!顾文轩暗笑,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出,还能让赵老三到来?
  哪怕为了避免日后有朝一日露馅,赵老三此时都早已被他媳妇使计调走,不然他能不多不少开一万两银子!
  再不了解这个年代情况,就单单之前两笔珍珠生意来说,赵家这家当铺的掌柜肯定能做主万两银子的生意。
  “小祥子,给贵人上壶好茶喽。”老朝奉吆喝一声笑道,“就凭王老爷你惦记我们家大老爷,银子不是事儿。
  实在对不住,动用万两还需禀报我们三老爷。掌柜的,你快去派个伙计禀报三老爷。王老爷,在下陪你坐会可好?”
  说的好像还没派出伙计似的,默默估算时间的王老爷略作迟疑,“那我就再等一盏茶,再耽误只能等下次了。”
  老朝奉拱手致谢,“王老爷面善,看着是北地,听口音又像是南方人,倒和我一位族兄有七成肖似。”
  “七成肖似?你看。”王老爷霎时来了精神,一点都不带心虚的拿出路引和腰牌,递给老朝奉。
  反正这笔生意谈成,立契约时肯定要登记腰牌上的信息。“路引上是到京城,我为何绕到这来了。
  除了我大哥让我来你们这一趟,不瞒你说,我还想找人来了。早年我姑母的长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