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开年

  开年也就是初二,这一天也是出嫁女要带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的日子。
  这天回娘家也从辈分论起,除了马珊进门第一个大年初二,刘氏都会带上顾二柱和儿女回娘家拜年。
  去年周半夏进门了,今年马珊有孕在身还未满三个月。
  她就先让两个儿子今日陪儿媳回娘家,等回头两兄弟就想他们老子一样再抽空去外家拜个年。
  不似顾二柱,待俩儿子儿媳还有大孙子出门,立马带媳妇闺女上马车去岳家拜年,周四顺本人是不登岳家门的。
  嘴上说是不记恨老丈人,怎么可能,那般羞辱,之后为了找回闺女,他还忍辱上门一趟,结果更伤人。
  要不是有天大地大娘舅大的破规矩在,孩子大了成亲还需他们舅舅上席,他都不想让两个儿子去拜年。
  今年初二更有借口不去了。
  他家三丫刚成亲第一年姑爷来拜年不说,今年他还多了大姑二姑和大姐小妹的说好了今日回娘家要上他家拜年。
  往年周大丫不是刚出嫁第一年,即使周四顺不去,每年初二李氏都会带儿子回娘家,在午前赶回来招待姑爷外孙。
  年前李氏拉大江给娘家送年礼的时候,他就说好了,大年初二连她都走不了了,别想早去早回接待姑爷。
  李氏之前还觉得她当家的太不讲理了,等到过完小年忙的呦,让她今日回娘家,她自己都懒得跑一趟了。
  倒不是没有骡车,来回靠两腿走,是还没过继之前即使分家了,到了大年三十也没这么忙。
  像年前准备的“剩菜剩饭”,顶多多备上一桌席面,留着招待大闺女大姑爷带孩子来拜年。
  哪怕今年,尽管孩子大爷爷(周秀才)他们家都说了已经准备了不少东西招待姑奶奶,但自家哪能少得了备上。
  不瞅孩子爹平日里恨不得一文钱掰成两半使的,今年都舍得让她把俩闺女送来的猪羊鸡鱼的都烧了炖了备上。
  再有祭祖,往年和那一窝子人还不得不合在一起,的确烦人得很,但她不是长媳,倒是没见有多少活要忙。
  今年是不愁被那一窝子人惦记上了,可忙啊,忙得她都没空好好赶集,家里家外的事情要忙的就多了去。
  这不昨晚难得能上炕早早歇着,一大早天还没亮又要起来了,好在孩子大娘还派了厨娘来给她搭把手。
  要说起来,她还真羡慕亲家母。
  自打亲家大儿媳买了房下人,她家三丫不是不想给她两口子买两个下人伺候着,奈不住孩子爹不答应啊。
  又是家里才几个人,能有多少活要忙,又是嫌买人费银子,还多了人要供吃供穿给月钱的。
  说的倒是挺有道理,说一千道一万就是抠门惯了,置办了百亩地还是舍不得多费半个铜板让她松快些。
  最最最坏的是!
  年二十七那天,她家三丫心疼她这个当娘的累坏了,偷摸着塞给她一贯钱,让她第二天去赶集只管花了。
  又又又被这坏爷们逮住了不说,更过分了,连一个铜板都不给她!
  周四顺哈哈大笑。
  谁说是偷摸着的?    <center><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center>
  他就不说他早知道闺女一个人快天黑了跑回家干嘛,以为不是给碎银子,他就不知篮子里还藏了一贯铜钱。
  在笑声中,顾文轩陪周半夏到来了。
  来的还挺早的,远远不到巳时(九点钟)就来了。
  未免让连襟撞见,顾文轩还给岳母带来一支带镶嵌细碎宝石的胶丝银簪子,及同款镶嵌碎宝石的银手镯。
  比起顾二柱给顾老太买了一支银簪,他这位新姑爷出手大方了。
  大年三十给刘氏准备的新年礼物就有一金一银的簪子手镯耳环,差点让顾二柱和刘氏破例大过年打孩子。
  还是周半夏说了细碎宝石不值钱,太小粒怕丢了才找的赵家银楼定制,刘氏问清楚有给亲家母准备了才收下。
  至少说有准备却为何今日少了李氏一份金耳环金簪子金手镯,这就要说到是周半夏的“区别对待”了。
  婆婆到底不是亲娘。
  她要真给她娘准备同份量的新年礼物,人非圣贤,日子长了该要在心里嘀咕她这个儿媳妇爱娘家了。
  她宁愿私底下给她爹一片金叶子,也不愿哪天被婆婆埋怨当初我老儿子还靠她的时候,也没见她待我比她亲娘好。
  再则,她这个娘太爱显摆了。
  要不是正月里多少要陪她爹去城里一两趟赴宴,脑袋上光秃秃的不好看,她连这银簪和手镯都不想给。
  这不,她爹给了她两口子压岁钱,等姑爷出去,又第一时间出招了。
  “快起来,在家就别戴上了。你想啊,咱家这刚置办了百亩地,你又戴上,还不得连夜有贼上门。”
  见三姑爷已经先一步和自己俩儿子离开上房去东厢房书房,就单单他家三丫在的,周四顺连忙吓唬媳妇。
  李氏瞅闺女。
  周半夏忍笑点头。
  “嗨,还不信你当家的了,咱三丫哪回想要干啥不先找我商量。先收起来,等去城里做客了,你把啥戴上都行。”
  好像是这样子,当家的抠门归抠门,还是能拿得了主意的,不然也不会偷摸着连她都不知的攒了老多家底。
  李氏迟疑一下,“那我先收起来,你可不能等三丫和姑爷回去了又把我东西藏起来,我找都找不着?”
  周四顺手指凌空点了点媳妇,哑然失笑,“你娘出息了,还知道当着你的面要爹答应她才行。”
  “那就答应呗,我娘有好东西也不可能便宜外人。爹,咱们家今儿摆两桌会不会坐不下?”周半夏岔开了话题。
  “是坐不下。你大爷爷今早都把菜送过来了,估摸还要多两桌。爹瞅了,东屋西屋炕上也要摆两桌才行。”
  “那今天来拜年的小孩多了,还是第一年来咱们家拜年,要包不少红封了。”
  “可不,爹都算过了,就当你表大爷表叔表哥他们每家带一个孩子来。”周四顺感概,“一人包两文也不少了”
  “真包两文?”
  “你不是收了我一贯钱?”李氏忍无可忍找闺女告状了,“你爹早算好了,你给娘的一贯钱,他说要拿来包红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